第二天,花了一天的功夫,大家在那个小山包上搭建起了几座茅屋,算是勉强的有了个住的地方,至于后面建立寨墙,平出校场,建起仓库什么,那就只能慢慢来了。如今还有更紧要的事情,那就是去弄一些粮食,并且打听一下,看看有没有关于老营那一路队伍的消息。另外,还要派一些人出去,到附近的山里走走,一来是熟悉一下周围的地形,这样万一有官军打来了,也便于撤退;二来也是看能不能找到更多的从官军的包围圈中侥幸逃出来的人。
弄粮食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借”,也就是让人带上些兄弟,骑上马,拿上刀剑,到附近的村寨里去“借”。这“借”并不是抢,说起来其实更接近于卖艺或者是化缘。如今陕西一带,还能生存的村寨,大多都有自己的围墙和民壮,他们的手中也都有家伙。要抢他们,不留下一些性命是不可能的。而一般来说,一座寨子,里面的粮食也是有限的,更何况,真的绝望的时候,保不住守卫者还会放火烧掉它,付出死掉不少人的代价,最后却抢不到多少东西,这显然是不合算的。所以土匪们是很少会真正动手抢这样的寨子的(其实就连大群的‘流寇’都不太愿意去抢这样的目标),通常的方式就是“借”。也就是向寨子里的人展示武力,然后寨子里便送一点粮食出来,表示对山大王们的友好姿态,然后山大王们便去别的寨子再展示一下,再“借”一点粮食……一般来说,多走几家,总能凑到挨过春夏的粮食——这也是一些山大王们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常常采用的做法。
只是如今还只是秋末,虽然这时候人家的寨子里多半有粮食,可是山大王们自己的粮仓里面这时候一般也都有自己种出来的粮食,所以一般来说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出来“借”粮食。这个时候突然冒出这么一位需要“借”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