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知宇看着众人都转身瞧着自己,不管是先前轻视者,还是那李秉节徐文若所视目光具是激动,还哪有先前自负文章诗书的轻视。
相传前朝有位风流名士每遇志向相同之辈,便做青眼以示人;如若是厌恶之人,便做白眼以待人。而如今诸多名宿不说做青眼相加状,至少也已无白眼。
李知宇瞧着众人情绪还未平息,自己站于众人中间,却不知该如何进退,少年心中好生为难。刘负卿瞧着李知宇侃侃而谈,心中也微微自傲,这不愧是赵树理这王八的徒弟。可这张尚书,他虽略有耳闻,却也并不清楚太多,只是知道张行俭张尚书原是前朝肱骨之臣,孝宗皇帝引以为左膀右臂,每遇不决难定之事必呼左右:行俭何在?时人誉之为:天子脚下坐明堂,尚书手中出栋梁。如若把这一对君臣放在一起,那就既是明君吏治之强,又有朝野纲纪之本。彼时大楚北可抵三部,南可御吴越。可后来孝宗皇帝崩,当今圣上继位,重启保守派,黄瑜瑾深得圣上宠幸,南用联姻以和吴越,北面称臣而事草原,一到如今。
仇如海听的“张尚书”三字,回想过往,神色颇为唏嘘。当初他以旧式环首刀改进为横刀,身带图纸三份。去寿春城中第一个拜谒的就是人称贤相的张行俭。可惜此时张行俭备受冷落,会面不得。后来百匠进宝于当今圣上,仇如海见朝堂已然落于黄瑜瑾之手,留下图纸一张而去。此刻见得这李秉节与徐文若言张尚书,心中只觉可惜。若当初张尚书不被罢免,自己今日也大不相同。
四周人群具有心事,却都不好言语,只是沉寂。赵晴柔见的众人具是无言,走到了梅子林中,看了看面前少年轻声道:“李知宇,你还是知道点嘛!”少女语气略显俏皮,又站在李知宇身前,二人所隔不到一寸,缕缕幽香飘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