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汉皇刘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五章 平定庐江(三)(1/5)
    叛军分为两路,一路在北,一路在东。卢植兵少,也顾不得许多,只埋头往临湖方向行军。

    刘备心中暗自揣摩,先迎击东路临湖叛军,或许是因为临湖叛军离庐江近些,先平了逼近庐江城的这一路,便可大大缓解城中百姓的忧虑。也让东南彻底无事,然后就可以挥师北上了。

    军情如火,但卢植却率部缓缓而行,该吃饭就埋锅造饭,该睡觉就安营扎寨。刘备觉得有些索然无味,不是应该大军一日一夜疾行如飞,然后如神兵天降般直接出现在叛军面前,翻掌间一举就把惊慌失措的叛军平定吗?

    其实刘备不知道,卢植率军一天能走个四五十里已经很不错了。因为战事紧急,所募之兵未经训练,便被直接拉上战场。现在勉强在北军所曲的弹压下还能保持队形。要再加快速度强行军,不知道有多少人掉队呢。这还幸亏他所募之士都是身体素质甚好的健士。而且此时正常步卒带上装备辎重一日行军也不过三十里。当然,也有特殊情况,就是那种“倍道兼行”、“出其不意”的急行军。著名的就是后的司马懿克日擒孟达。根据史料,司马懿乃倍道兼行,八日而兵至城下,而孟达在信中说宛去洛八百里,去吾一千二百里。。。这样算的话,每天强行军一百五十里。(汉代的一里没有后世的五百米,《汉书》所载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但根据各种资料,可以算出汉时一里约等于四百一十五米。当然,还有其他的说法,这里就采取这种了。)

    当然,急行军的坏处也很明显,孙子说得很明白: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军将,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足以说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