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变法得罪了多少人,大清的核心层还是支持光绪的,毕竟谁都知道,不变法是不行了。可是康有为在总理衙门西花厅的一顿神侃,算是把这些核心层也给惹毛了。杀红顶子,大清掌权的红顶子一共有几个,这是冲自己来的呀!红顶子们可摸不清康有为和光绪是不是一回事,万一是一回事,他们的身家性命可就堪忧了。
这下可算是把大清所有的马蜂窝都给捅了,一时间物议汹汹,不仅变法推进不下去,很多人也把矛头对准了光绪皇帝。有大臣抗旨不尊,有大臣阳奉阴违,也有大臣跑去颐和园慈禧驾前哭闹,一声声昏君误国,好像已经在光绪的耳边响起。光绪皇帝给搞了个压力山大,甚至给维新派中比较稳健的杨锐写了一份密诏,嘱咐妥善筹划良策,推进变法。密诏中甚至出现:朕位且不能保,何况其它?的句子,年轻的光绪皇帝已经慌了。
好在慈禧仍未表示反对变法,光绪的变法仍有希望,结果才过了不到一个月,康有为又鼓捣出了一个更猛的提案,并让他的党徒大肆鼓吹这个方案。康有为建议光绪同意,将大清和只剩下个壳子的英国、法国、德国合并成一个国家,然后选出一百个能人,共同掌管四个国家的税收、军事、外交等国家大事,也就是所谓的合邦之议。原本的历史上康有为也有这个提议,不过是建议将中、英、美、日四个国家,合并成一个,顺便请伊藤博文当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只是眼下伊藤博文已死,日本也不存在了,康有为才改了个方略。遭受核打击之后,英、法、德等国家,只剩下几百万人,勉强维持着国家形态而已,大清与他们合并,他们定然欣然同意,康有为想的非常美。
康有为自己可以专折奏事,可他自己并没有上奏,而是鼓动御史杨深秀上了关于此议的奏疏,结果也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