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他改变了大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3.孙承宗(2/5)
是不错了,但他也不能没表示不是么?很快崔尚书就上疏称:京营虚冒很多,要简练。京城这么大,这么重要,守卫力量只有京营的十一万兵都嫌少,何况京营其实根本没有十一万,那都是是加了特技的,只是账面上的数字,自然要多招兵,而且越多越好。

    这位崔尚书当然不可能蠢到真打算去彻底整顿京营,作为兵部尚书,他哪里不知道京营的水有多深,皇帝都不敢动,他区区一个兵部尚书哪里有那个魄力,虚冒之弊也不是只他一个人清楚,更不是现在才有人发现,当下提出来,不过是做个样子,表示他是做事的人,以应对方御史的弹劾。

    这个老滑头只说虚冒,又没说谁虚冒了,他是兵部尚书,按惯例整顿京营戎政不是他的职责,只用推荐个不至于真敢整顿京营的“聪明人”出来就是了,完全不会得罪人,又能让很多人觉得他崔尚书是能做事的。这老家伙推荐的也是曾经作为兵科给事中巡视过京营的大理寺少卿杨东明,杨东明这人既然巡视过京营,官还能做得下去,就说明他不是那种真敢彻底整顿京营的二愣子。而且杨少卿也素有敢谏的名声,按照常理看他这个推荐也不算是敷衍。

    朱皇帝在另一时空的海关衙门里好歹混过两年,各色官僚也见过一些,早就发现官僚这种玩意的套路古今区别真不大,对这老家伙的想法自然是有所了解的,直接就在崔尚书的折子上写下了自己的批示意见:“虚冒占役之弊不去,新募焉能得其实?”

    他又不傻,不把京营里那一堆勋贵和世袭武将狠狠教训一番,清除掉那一堆用意是监视京营,结果却是各种贪赃枉法,把京营监视废了的死太监,募兵不过是把钱粮送进这帮人的腰包罢了。

    崔景荣这个老官僚在看到皇帝的批示意见之后,脸上的表情很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