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藏书阁,赵雍回到寝殿,静下心来,将太傅肥游通的言语,认真梳理了一遍。推行新政,他的确想得有点简单。新政牵扯甚广,不是靠一纸文书和他主君之令,就可以畅通无阻的推行。对于推行新政,赵雍心中最佳人选是左司寇李兑。
&;&;李兑不仅是年轻才俊,有谋略、有见识,注重大局,处事机警,能够巧妙地处理与众人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是李兑的脾性符合赵君。次日,赵雍命人将李兑召进宫,并将新政一事交给他主持。
&;&;李兑闻言,感谢了赵君对他的信任,也发表了有关对新政的看法。随后,李兑话锋一变,以自身资历浅薄、德行威望难以服众为由,婉拒了君上。
&;&;赵雍明白,李兑拒绝他真实原因不是资历浅薄、威望德行难以服众,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赵雍看破,但不点破。强人所难的事,他不会去做。赵君要的,是一心一意之人。
&;&;李兑,婉拒了君上。同时,又谦恭的给君上指了一条明路。李兑将这个谁也不敢轻易碰触的苦差事,转嫁给了中尉赵襄。李兑满脸歉意说,中尉的职责是为朝廷、为君上选拔、引荐贤能。由于李兑婉拒的同时,又替君上献计分忧。赵雍并未感到半分恼怒,李兑走后,便派人去请中尉入宫。
&;&;赵雍的动向,总会引发朝臣的密切关注。中尉见了君上派来的使者,沉重地叹了一口气,无奈道:“这一天,终究还是来了。”
&;&;这几日,因为君上欲行新政,赵宫各方争吵不休。他身为中尉,必然是关注的重点。为了避免自己深陷困境,很多人都试图躲避新君。其中,这个中尉赵襄,躲得最远,连数几日告假不入宫,参与政事。这一次,赵君找上门来,他想躲,注定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