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无双魏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章 汉末第一经学大家(1/5)
    郑玄此人的名声在如今可说是如雷贯耳,此人注释了当代几乎所有的儒家经典,囊括众家之言,删裁繁芜,刊改漏失,择善而从。要知道在汉朝很多典籍都是凭借师授而无注解,除非是颍川四大家族这种经学治家的书香门第,能够接受一套完整、系统的儒学教育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毕竟不是每一个老师对于儒学的理解都是完全正确的,难免有错漏的地方。

    甚至如颍川四大家族加起来也不过是精通几部或者十几部典籍罢了,远远谈不上精通当时所有儒学典籍,但是这一点,郑玄做到了。他几乎把所有在当代能够找到的儒学典籍全部归纳过了一遍,不止是最早的《论语》、《孝经》。还有孟子、荀子、以及提出君权神授的董仲舒等各种学说都一一注解过了一遍,遍注群经,就是对此人最好的形容。另一方面,此人还著书立说,自成一家之言。

    曹丕的脑袋里就有郑玄撰写的《六艺论》,其中详细讲解了周朝孔子开私学传授的六艺即儒学六经《易》、《书》、《诗》、《礼》、《乐》、《春秋》内容、沿袭、传承、以及发展,同时结合了如今的天下大势述说了六艺在天下大乱的当下应当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不过此时钟演说的却不是郑玄这些成年旧事,而是提起郑玄如今已经把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之融会贯通,再度整理其所注释的所有经学典籍,抱着“以今释古”的初衷,遵循“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主旨自成一家,创立郑学。

    曹操听罢也非常动容,所谓古文经学特指在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在孔府旧宅里一块墙壁(后世之人称为孔壁)中藏着的用六国文字书写的各种儒家典籍,包括《尚书》四十六卷五十八篇,《逸书》十六篇,《礼古经》五十六卷,《逸礼》三十九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