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唤脑子里有点乱。
浑浑噩噩地送走了王旉,木唤才回到溧阳城里的家,这时,已经是下午申时。
进门第一件事,他用自己的手掌猛拍自己的脑袋,像是驼背的老头在锤自己的腰一样,恨不得用力些却又怕痛。
江宁知府,王旉的父亲,居然是那位大名鼎鼎的王安石早知道是他,就不应该跟他说这些话
后世之人对这个人的文学成就是有很多评价的,人们对他的了解,是“不畏浮云遮望眼”、“春风又绿江南岸”、“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也是桂枝香、元日、游褒禅山记、伤仲永大家对他的第一印象,便是大文豪,大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可是,人们虽然知道、却不甚了解的是,他是一位政治家,还是最要命的改革家而木唤恰恰就是对王安石的改革有些许了解的人之一,内部是曾经拿他来做教材的当然不是正面的。
后来的封建王朝,南宋到清朝,都把王安石贬得一文不名,还有许多人把北宋灭亡的原因归罪在他的头上,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后,人们对他的评价趋于客观,可也不会把他的改革当成一个成功的事业来看。
这也正是木唤懊恼的地方,他刚才说的那些东西,简直就和后来的熙宁变法的一些条款有些相似难不成,就因为自己这一番胡说,竟然让王安石受到了启发那可就完了
难道木唤刚才真是乱说的那倒不是,只是,有些事情,说起来和做起来那是两回事。所谓“治大国若烹小鲜”者,原意指的是统治者应该无为而治,可木唤也有另一种解释,治国就像做菜,即便有一位大厨把菜谱给了你,告诉你油盐酱醋几分几何、食料如何选就、火头多少几时出锅,你也不能就把菜做得像大厨那样好木唤虽然知道正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